中粮进口酒业务总经理李士祎接受DecanterChina.com采访表示,未来中国葡萄酒消费增长将主要依靠大众消费,而非高端消费。中国进口酒市场有望进入以大众消费为主的“有序竞争”状态,而该集团在大众消费市场渠道的资源积累将成为其关键优势。
中国葡萄酒市场经历了2009、2010 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目前市场的狂热正在逐渐消退。海关数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累计进口葡萄酒总量较去年同期减少20.7%,总值下降26.2%。严控“三公”消费政策被认为是高档进口葡萄酒消费骤减的主要原因。
在较为严酷的市场环境下,中粮却在2014年1月决定成立一个“区格于同在中粮体系下的国产酒长城品牌”的进口酒业务部门,由2007年加入中粮、有十余年跨国公司和本土大型国有企业的管理经验的李士祎担任总经理。
“‘严控三公消费’真正打击的是少数虚高的顶端消费。”李士祎表示,“进口酒市场的发展将经历一个从良莠不齐到有序竞争的过程。我们有信心未来中国的进口酒市场,将呈现以大众消费为主的良性市场环境。”李士祎指出,相较于其他更具规模的进口商,中粮进口酒是具有其独特优势的。“过去的十几年,在中国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一批进口酒的‘洋’公司,它们为进口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并建立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但是这些公司和产品往往在普通大众消费市场渠道中难以寻踪。相比之下,中粮多年来在大众消费渠道丰富的资源积累,以及多年品牌商誉、资金、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无形实力资产’是中粮进口酒业务‘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中粮在进口酒行业早已不是“新手”。从2008年起,中粮就已涉入进口葡萄酒业务。随着进口酒业务部的成立,中粮同时推出了“名庄荟”作为其运营平台,目前已与包括法国穆义家族(Moueix Family)、智利干露集团(Concha y Toro)、希腊酿酒商博塔利(Boutari)在内的著名酿酒商签署了合作协议。
“品牌化建设是中国进口酒市场发展必经之路,但目前中国进口酒市场并没有成熟的明星品牌。”李士祎表示,除我买网、天猫等线上渠道之外,中粮进口酒也致力于在线下“搭建全国全渠道的终端网络”。谈及目前进口酒业务和长城葡萄酒业务各自独立的运营模式,李士祎认为两者“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在各自相对独立的市场化运作基础上,有很多资源协同和相互支持,共同进步与成长。”作为“资源协同”的例子之一,现担任中粮“长城全球酒庄群”首席酿酒师的波尔多著名酿酒顾问Michel Rolland目前受邀带领业内专家协助“名庄荟”,对其合作伙伴进行甄选和评定。
针对目前葡萄酒相关业务的组织结构,李士祎表示:“我们更加聚焦产品线,职能清晰,充分授权,支持市场化快速运作,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组织和团队的能动性。”
“具备充满机遇的市场环境和强大坚实的内部资源,中粮进口酒要做的就是敞开臂弯,尽情拥抱市场。” 李士祎总结道。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